無助的張阿四 作品

第五百六十三章

    

-

張忠華早早的乘車來到了坐落於威斯敏斯特的白金宮,也是伊莎白二世女王居住和辦公的地方,這裏也是呆英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

張忠華想起自己曾經去過的南棒子國綠瓦台、新國的總統府,冇想到今天又要來到呆英的白金宮,真是頗感榮幸。

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白金宮成為英王的正式宮寢,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都在白金宮舉行,來呆英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

白金宮也是女王召見首相、大臣,舉行國家慶典,接待和宴請外賓及其他重要活動的地點。

白金宮的門前廣場正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也是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

白金宮是一座四層正方體灰色建築,正門懸掛著王室徽章,皇家衛隊的士兵帶著一個黑色高高的帽子站在兩邊。

白金宮有皇家典禮廳、皇家音樂廳、皇家宴會廳、皇家畫廊等775間廳室,其中有不少的皇家收藏品,也有一座不小的禦花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金宮遭到來自於德意誌空軍轟炸,禮拜堂為一枚炸彈襲擊而毀,隨後又進行了重建和裝修。

張忠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了白金宮,工作人員也為張忠華介紹起王宮內部各種東西的曆史。

白金宮西側為宮內正房,維多利亞女王在1850年修建了皇室舞廳,大廳的正上方懸掛有巨型水晶吊燈,閃耀著炫目的光彩。

藍色客廳也是白金宮最雅緻的房間,客廳中央放置著拿破崙一世製作的指揮桌,也是法國路易十八把桌子贈送給當時的英王布希四世。

張忠華看著客廳也是暗暗吐槽,室內都是精緻的傢俱和豪華的地毯,也都是懸掛著名貴的水晶吊燈,四周牆壁頂端繪畫著15世紀玫瑰戰爭的情景。

張忠華想起網絡上看過的新聞,最讓呆英女王頭痛的事情不是國家大事,而是越來越龐大的王宮維修費用。

有個報道稱,王室一直在不斷尋求減少花費、運用資產增加收入、商業租賃等等,否則呆英王室很可能未來10年都湊不夠資金來修繕白金宮。

張忠華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了皇室的藝術館,這間大廳內陳列著呆英曆代王朝帝後的100多幅畫像,每個畫像前方都是一個半身雕像,營造出濃厚的18、19世紀英格蘭的氛圍,向眾人展示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不列顛群島公元前13世紀已經有人類活動,隨後經曆了羅馬時期、中古時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王權時期、文藝複興時期、工業革命時期、殖民擴張時期、世界大戰時期、戰後時期。

公元前54年,羅馬入侵呆英;8世紀末,丹麥入侵呆英;

11世紀中,法國入侵呆英;

1337年至1453年間,長達116年的英法百年戰爭開始,這個世界最長的戰爭結束後,呆英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15世紀至16世紀,毛織業成為呆英的民族工業,圈地運動使呆英走上資本原始積累的道路;

1688年,呆英光榮革命後確立了君主立憲製,也是相當於正式建國;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呆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

呆英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在19世紀初也達到最鼎盛時期,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占到了世界陸地總麵積的四分之一,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呆英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被阿美莉卡逐步趕上並超過呆英;

20世紀初,德國成為呆英競爭對手,從而爆發了世界大戰。

張忠華看著呆英的發展史,這也是歐洲的發展史,差不多也是人類發展的後半部曆史,當然前半部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曆史。

張忠華隨後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女王的美術館,館內有曆代王室收藏的藝術珍品,張忠華也看到了十幾幅達·芬奇的作品。

《年輕男子的頭像》、《習作:馬》、《肩的解剖結構》,張忠華是完全欣賞不了西方的油畫,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那就更欣賞不了。

張忠華隨後來到了白金宮的音樂室,圓形的房頂上用象牙和黃金裝飾而成,據說當初的維多利亞女王和王夫艾爾伯特親王經常在這裏舉辦音樂晚會。

張忠華看了室內的佈置,各種名貴的紅木傢俱,象牙飾品更是數不勝數,這尼瑪到底是宰了多少非洲的大象,冇有買賣就冇有傷害。

隨後又來到了王座室,也是英王加冕的禦座,和龍椅差不多一個意思。正中間的禦座格外的霸氣,也是現在的伊莎白二世女王1953年加冕時使用的,室內還有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禦座和布希四世加冕時用的禦座。

女王和王夫的禦座也都是金碧輝煌很是霸氣,這兩個桌椅用的黃金恐怕也有一噸了吧,不知道沙特的國王座椅是什麽樣子的,應該比這個更牛逼吧。

張忠華跟著工作人員轉完了室內,隨後來到了禦花園,種植的花草應該很名貴,花團錦簇、爭相鬥妍很是漂亮。

工作人員講解有些對牛彈琴,張忠華完全不認識,不,張忠華認識荷蘭鬱金香,還知道荷蘭鬱金香的故事呢。

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投機活動,也是經濟危機的鼻祖,成千上萬的投機者被割了韭菜。

簡單的遊覽的白金宮,張忠華跟著工作人員向冊封大廳走去,今天來的的確太早了些。

自從戴麟趾告訴張忠華要冊封cbe爵士後,張忠華也仔細瞭解了呆英的勳章製度和等級,好像cbe連個爵士都算不上。

呆英最高貴的就是王室成員,王室的權力最高的那肯定是國王或女王,其次就是王儲的王子或公主。

王室成員以下,便是傳統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爵位與是否是王室成員並冇有直接的關係。

呆英早已停止冊封新的世襲貴族,因此那些貴族也被稱為傳統世襲貴族,主要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與男爵。

公爵,是第一等級世襲貴族,通常授予開疆拓土、軍功卓著的高級指揮官,地位僅次於國王或親王。公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分封諸侯,都是坐擁一方勢力的領主,擁有著一定的領土和士兵。

在正規場合,公爵身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紅色金葉片。

侯爵,是第二等級世襲貴族,通常授予邊疆殖民地總督。侯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藩侯,是守衛邊疆統轄一處的封疆大吏,侯爵的數目一向最少。

在重大場合,侯爵也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鑲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裝一銀環,帶有四片金葉和四個銀球。

伯爵,是第三等級世襲貴族,通常負責治理一個郡區。伯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方伯,都是地方大省的管理人員。

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深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以表明爵位級別,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子爵,是第四等級世襲貴族,子爵本是伯爵的副手,幫助伯爵處理司法事務。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男爵,是貴族階級裏的最末一等,大部分封賞世俗中的貴族,也是人數最多的貴族。男爵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傳統世襲貴族是可以由子女繼承爵位,而終身貴族等級相當於男爵,但是這個爵位不能繼承。

英王每年有兩次冊封貴族的機會,一次是在君主生日,一次是在新年。英王冊封終身貴族的目的,一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士,二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

呆英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也是報答政界好友、私人至交、黨內保護人的一種方式。

因為呆英早已不再冊封新的世襲貴族,但是為了嘉獎在軍事和民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也是填補當時呆英授勳及嘉獎製度的缺漏,英王布希五世於1917年6月4日所創立大英帝國勳章。

大英帝國勳章在五等貴族男爵之下,還有所謂的平民貴族頭銜,這些爵位的獲封人不屬於貴族階級,但又無疑是平民中的佼佼者。

大英帝國勳章,是呆英授勳的一種騎士勳章,又分為5種級別:爵級大十字勳章、爵級司令勳章、官佐勳章、員佐勳章。

在騎士勳章中,爵級大十字勳章和爵級司令勳章又稱為下級勳位爵士,這兩個爵級的獲封人纔可以被冠以爵士頭銜。

也就是說,獲得下級勳位爵士授勳呆英或英聯邦王國公民纔算取得騎士爵位,中文名稱後麵纔可以加上“爵士/女爵士”頭銜。

如果有外國公民獲得下級勳位爵士勳銜,他們也隻可當作名譽性質,並不能冠上爵士的頭銜。

當然呆英還有很多其他勳章,例如巴斯勳章隻授予高級軍官和公職人員,聖布希大十字勳章隻授予外交官,維多利亞皇家勳章隻授予服侍呆英王室的人士。

比起巴斯勳章和聖布希大十字勳章,取得不列顛帝國勳章的人士,並非單單隻有官宦、功臣,相反,獲勳人士所來自的階層十分之廣,因此也更具有大眾化的性質。

騎士勳章獲得的人數還是很多的,呆英海外的各個總督,居於海外的呆英的商人和行政高層等等。

當然呆英海外殖民地的本地人也有不少人獲得,那就是做出傑出貢獻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為了拉攏各個階層也是授予不少人騎士勳章。

根據風雲社的調查資訊,目前香江獲得騎士勳章的也隻有二十多位,也已經不少人作古。

行政局議員簡悅強在1967年獲封cbe勳銜,未來會獲得最高的gbe勳銜;香江開埠以來的華人首富何東,在1955年獲封kbe勳銜;cbe勳銜有周埈年、孫立人、周錫年、利銘澤。

張忠華想到自己能獲得cbe勳銜還是不錯的,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爵士,但是香江那邊隻要獲封最低級的mbe勳銜也都是互稱爵士。

以後戴麟趾、李超人、邵六叔、包船王見了自己也要叫‘何爵士’了,這個可比太平紳士牛逼多了,以後去港府開會,把勳銜掛在胸前也可以裝逼了。

不過平民貴族這個稱呼就有點掉份了,那些傳統的世襲貴族現在不少也都是窮的叮噹響,父輩替他們享受過榮耀了。

以前呆英的貴族也都是權傾一方富得流油,現在很多貴族後代不得不變賣家產,或者出售出租祖傳城堡。

貴族階級一同呆英王室,被擋在了國家權力核心的下議院之外,貴族若想成為下議院議員或首相則必須放棄世襲的貴族頭銜。

張忠華跟著工作人員向冊封的禮堂走去,路上看到很多貴族成員,看著他們穿著各種正式的貴族服裝,儼然像走進了曆史當中。

皇家衛隊的士兵拿著古老的佩劍站在走廊的各個位置,王宮中的不少下人也都在緊張的忙碌著,這白金宮的服務人員還真是不少。

張忠華記得大概在1992年的時候,白金宮的溫莎堡發生火災,女王為籌措修複宮殿所需的钜額開支,白金宮於每年8-9月對外開放。

上午十點的時候,張忠華也終於來到了冊封的禮堂,這時的禮堂外已經有不少的人已經在排隊等待,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多一個貴族頭銜,張忠華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