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白 作品

普吉之行11

    

-

上流人士的生活,永遠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這些人總說自己每天要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隻休息幾個小時,實際上大半的時間都用於交際,有時候打高爾夫的短短時間裏就可以談成一大筆生意。

今天的開幕儀式,就是這樣一個交際場合,亦是諸多富豪蜂擁而至的原因。

霍雪桐就和賀德明談成了一筆生意,打算向內地共同投資,在上海建立一個龐大的商業街,向國際化水準看齊。

“你那個潘家園附近的建築計劃也分點羹給我啊!”賀德明故意笑道。

他說的,就是霍雪桐親自操刀主持的關於私人博物館的計劃。

雖說保密,但過了這麽些時候,又已經開工了,再怎麽也瞞不住外麵的人。

這個計劃中,可不單單隻有一個博物館。

霍雪桐把周圍的地勢運用到了極致,外麵周圍有商業街、美食街、古玩街,裏麵堆山鑿池,主建築仿的是紫禁城三大殿,其餘亭台樓閣分明是一座皇家園林。

不用任何人提醒,賀德明就能看出將來的前景。

前景,不可估量。

商業街、美食街、古玩街這些都和商業掛鉤,內地的經濟越來越發達,將來獲得的利潤可想而知。而裏麵卻可以作為遊覽勝地,如果博物館裏展覽的收藏品十分罕見,不需要廣告就會有無數人趨之若鶩。

這年頭,喜歡古玩的人可不在少數,更有無數癡迷於此道的老藝術家、學者。

仔細想想,不過十來年光陰,潘家園就已經成為一個人流如潮的文玩城了,每天的人流量根本就冇法全部統計出來。

距離潘家園不遠的地方建私人博物館,明擺著讓出入文玩城的這些人上鉤。

若不喜歡古玩,就不會出入潘家園了。

喜歡古玩,哪能不去私人博物館看看有什麽稀有藏品。

想到這一點,賀德明忍不住朝霍雪桐豎起大拇指,嘖嘖稱歎,太精明瞭這人。

霍雪桐微微一笑,“這次的啟動資金全部出自我私人賬戶,不走公司的賬,自然也不會和人合作,讓賀生失望了。”

開玩笑,這是自己送給權勝男的成年禮,豈能讓他人插手。

但賀德明這人有著花不完的錢,出點力也是應該的。

於是霍雪桐不假思索地道:“如果賀生手裏資金充裕,倒不妨考慮一下我們公司近期的一個關於濕地公園的項目,欲把開采礦產過度而塌陷的地方改造成一座國家級公園。”

賀德明一向佩服霍雪桐的眼光,也知道因為秦家在內地的地位,霍雪桐很多投資都偏向內地,也確實是為當地做好事,為國家減輕壓力。至於最後獲得的利益,不重利就不是商人,他解決了麻煩,投資無數金錢和精力,理當獲利。

“在什麽地方?投資數目大概是多少?”賀德明問。

“倒不是什麽特別繁華的大城市,是囡囡父親下麵管理的一個小城市,煤礦已經開采殆儘,土地塌陷,一片荒涼。投資暫時評估為兩個億到三個億,是人民幣,不是港幣,至於建成後大概需要十年才能收回成本。這個項目做出來,不是為了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