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合小說
  2. 滿級考古大師
  3. 二百七十一章 劉賀私印
顧屈 作品

二百七十一章 劉賀私印

    

-

這個玉的玉質還是不錯的。」

「比想象中好多了!」

孔建文與溫所長趴在了棺材旁邊,俯身前傾打量著棺內的情況。

掀開宣紙之後,首先看到的,是七八片從上到下順序排列的玉璧。

這是經典的西漢玉殮葬的做法。

在墓主人頭頂、胸前、腰腹部、下陰處,放置了一共七枚玉璧。

其中有幾塊玉璧,已經被染成了黑色,可能是棺內漆雨水褪色後染上的。

很可惜,經過這麽多年過去,這些玉璧多多少少都已經裂開了,不複原來的完整樣子。

不過玉璧的玉質非常不錯,哪怕這麽多年過去了,還依舊散發著青潤的感覺。

顯然,這些玉璧也都是青玉,而不是和田玉。

實際上,在西漢的貴族墓葬中,出現和田玉纔是少見的情況。

大部分情況下,主要還是以黃玉與青玉為主。

這兩種玉,也是華夏先民最早使用的玉。

從新石器時代,乃至更早的舊石器時代的華夏先民遺址中,就有不少黃玉、青玉打造的禮器,飾品、乃至實用器出土。

其中,玉質最好,最為溫潤剔透的青玉和黃玉,便是上等玉,一般隻有最高貴的人才能使用。

像遂先生當時含在口中,刻有「遂」字的玉印,用的就是比較一般的黃玉,經過兩千多年之後,玉質都已經呈現出灰白色,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塊玉,倒是像一塊粉石了。

而海昏侯用的玉,當然不是那種下等的玉,這些玉璧的玉質,看起來甚至要比南越王墓中的玉,還要更加上乘一些!

隻能說,海昏侯劉賀真的很有錢...

「這兒一塊大的,這裏還有一塊小的。」

「中間這還有四個,都是不一樣的玉。」

「底下還有吧,這邊凸起了一塊,看低下的輪廓,應該也是一塊玉璧。」

陳翰等幾位考古人員,也都圍了上來,數著算著能看到的玉璧有多少塊。

另外幾位專門紀錄的考古人員,更是拿著照相機,不斷的拍照留檔。

就在大家大呼小叫的研究這些玉璧的數量和樣式的時候,眼尖的陳翰注意到,在墓主人腰腹部的位置,一塊很大的玉璧旁邊,似乎有一塊翻倒的小印。

「小印章,這是一塊小印章!」

陳翰立馬伸手指向了那塊斜著倒下的印章。

眾人的視線立馬就被吸引了過去。

之間一塊大概有大拇指一截大小的印章,章鈕的位置,已經沉在了腐質物中,僅僅有半邊印麵,斜著露在外頭。

「往這邊看!有字!」

陳翰趴在了印章露出來的這一麵,對著印麵辨別了幾眼,隻看到了幾條刻畫的線條。

雖然說看不出是啥字,但是可以確定肯定是有刻字,不是無字印!

「有字,是方的!」

「而且看質地應該是玉的!」

玉印,方形,又是在墓主人腰間的位置。

這顯然是一枚對墓主人來說十分重要的印,纔會死後都要掛在腰間。

大概率,是刻有墓主人名字和「官職」的公印,是墓主人死後到地下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重要物品!

拿著單反照相機的考古人員,連忙過來將陳翰擠開,鏡頭對準印麵斜露出來的地方,卡察拍了一張照片。

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可要比人眼辨別清晰多了,而且還能放大放大再放大。

大家立馬就又湊到了照相機麵前,想要看看印麵的情況。

雖然印麵露出的實際上隻有一半不到,但是李教授在辨別了一下後,依舊篤定的說道:「劉,是小篆的劉字!」

陳翰也肯定的點了點頭:「看著像是劉字。」

印麵上露出來的「劉」字,差不多占據了印麵的一半。

也就是說,另一半也隻能是一個字!

這不是一麵公印,是一麵二字私印。

但是這麵私印也同樣重要!

姓劉,並且隻有兩個字。

這顯然已經非常接近真相了。

墓主人是劉賀的這一答桉,基本上板上釘釘了。

顧不上那麽多了,孔建文乾脆直接上手,將半邊身子插在棺內的這塊玉印小心翼翼的,左右晃了晃,然後輕輕拔了起來。

還好,玉石其實還是很堅固的,冇那麽容易壞掉,也不會因為時間久了變軟。

這塊玉印無甚風險的就被拔了出來。

李教授和陳翰立馬圍上去看了起來。

果不其然,印麵的另半邊,是一個「賀」字!

大墓的主人,當真是劉賀!

從發掘開始,陸續挖出來的文物,都不斷的指向了墓主人身份就是劉賀本人。

但就是缺乏這個最核心的,最直接的證據!

冇想到,墓主人的內棺剛開啟,就能在內棺表麵,發現這麽一顆刻有墓主人名字的私印!

如此一來,從大墓被髮現到現在,對墓主人的總總猜測和紛爭,終於落定了塵埃。

所有之前的推測,都通過這枚私印,得到了確定。

實際上,對墓主人是海昏侯的猜測,一直都冇停下過。

就在陳翰他們發掘主墓室的時候,其他兄弟部門,也在對後藏室進行清理。

其中,有一間後藏室,乃是樂器庫。

在樂器庫裏,發現了很多漢代的青銅樂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麵靠著牆擺放的編鍾了!

按照《周禮》中的禮樂製度,「四堵為帝,三堵為王」。

什麽意思?

就是隻有帝王,纔可以享用四麵架子組成的懸樂,王隻能用三排懸樂。

打個比方。

之前發掘的春秋時期諸侯,通常在他們的墓中,樂器庫內的編鍾,都是靠著一麵牆擺放的。

因為他們不是王,也不是帝,所以不可能擁有多麵樂器架。

而在南越王趙胡的墓中,他的樂器庫裏,南麵、北麵、西麵三牆,都靠牆擺放了一係列青銅樂器。

唯獨是進門的東麵,並冇有任何樂器擺放。

這說明在這方麵,趙胡也冇有違禮。

而這座海昏侯墓內的樂器庫,卻有三堵懸樂!

這顯然是不符合「列侯」這個級別,必須得是諸侯王才能享用的禮儀。

那,在南昌地界,除了曾經當過昌邑王,甚至做過皇帝劉賀之外,還有誰敢用三堵懸樂?

現在確定了,確實也就隻有劉賀敢了。

為您提供大神顧屈的《滿級考古大師》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簽!

二百七十一章劉賀私印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