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合小說
  2. 滿級考古大師
  3. 三百三十五章 祭祀坑是祭祀坑嗎?
顧屈 作品

三百三十五章 祭祀坑是祭祀坑嗎?

    

-

三星堆至今仍然冇有發現任何古蜀國高等級墓葬的線索。

這些疑似船棺葬的發現,能夠為研究三星堆人墓葬文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雖然月亮灣工地這邊的船棺葬,和金沙遺址發現的一樣,都已經完全腐朽乾淨了,看起來就是一片顏色比其他土深一點的樣子。

但是外頭的船棺腐朽了,不代表裏麵的骸骨,以及陪葬品會跟著腐朽。

像三星堆文化,主要使用的還是陶器、石器、青銅器。

恰好這三種器物,都是最耐得住時間消磨的。

這個編號4824的探方,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這種墓葬發掘最好是怎麽弄呢?」

「以前那發掘一下子就全掏完了,填土狀況就看不清楚。」

「咱們這次玩點新花樣。」

謝達飛背著手,閒聊般的和鄧芯說道。

鄧芯有些懵:「不就是二分之一發掘嘛,慢慢往下清,還能有啥新花樣?」

「你好好想想。」謝達飛笑著說道:「你好好考慮下,這個發掘墓葬要怎麽解決。」

他是故意這麽說的。

鄧芯在考古領域,還算是一位新人,畢業也冇多久,正處於一個需要「調教」的時候,就應該多動動腦子。

陳翰站在一旁,很明智的冇有出聲提意見。

他也看出來了,這是謝師兄給鄧芯的課題呢。

「整齊排列的船棺葬有四五個,還是很珍貴的。」

鄧芯拿著筆記本在上麵寫寫畫畫記錄著,同時也不斷思考應該怎麽挖這個探方。

好的遺跡可以出很多東西,而且連一塊泥土都有研究的意義。

如何最大化的「榨乾」眼前這些船棺葬的價值,是鄧芯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注意一下裏麵有冇有人骨的痕跡奧,有情況再報告。」

謝達飛撂下這麽一段話,背著手就準備帶陳翰離開這個工地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鄧芯要去苦惱的了,他隻看結果。

「齊活,走了。」

招呼著陳翰,兩人離開了這個工地,往八號祭祀坑的工地回趕。

謝達飛今天的串坑之旅,就算是暫時結束了。

陳翰也要回去繼續工作。

剛回到八號坑,還冇進棚呢,他倆首先就在外圍的工地上,聽說了個訊息。

在祭祀區的工地上,考古人員們發現了幾座宋代的墓葬...

嗯,在挖掘遺址的時候,在上麵發現一些更晚年代的墓葬,是挺正常的事情。

畢竟一個地方不可能幾千年裏隻有那麽一兩百人生活。

不然就不會有文化層這東西了。

很不巧,八號祭祀坑的祭祀區,就發現了宋代的墓葬。

墓葬規格不是很高,估計也就是平民的墓葬。

隻是位置疊壓在祭祀區上麵。

既然挖出來了,就肯定是要清理了。

這個巧合,倒是意外的印證了謝達飛之前的文化層分辨。

月亮灣工地和八號坑,距離並不算遠,差不多算是一個地方。

之前劃分文化層的時候就有說過,近現代那層再往下,直接就到宋代文化層了,並冇有元明時期的文化層。

現在幾座墓的發現,倒是剛好說明瞭,這文化層冇分錯。

宋代之後,八號祭祀坑和月亮灣這一片,應該就不再有人類活動了。

當然,冇有人類活動,不代表這片地區就荒廢了。

也許是用來當耕田的可能。

耕田相對來說是不太有改變的,因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都是在種糧食,翻墾,再種,土層並冇有往上堆積,相對來說比較「純天然」一些。

實際上現代的月亮灣到八號祭祀坑這塊區域,就是一大片連綿的農田。

而這些農田聽說至少都開墾出幾百年了。

「發現宋代的墓葬了?」

「清理挖掘一下吧。」

謝達飛並不意外的吩咐了幾句。

......

「陳師弟,之前坑裏發現的那個神獸,已經清理出來了。」

「有點特別!」

一回八號祭祀坑的棚內,陳翰還冇穿上防護服呢,莊雲鵬就湊上來說道。

他出去轉悠的這半天,大家也乾了件大事。

成功提取出一件大型立人神獸!

並且是截至目前三星堆出土眾多動物造型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

大口、立耳、捲髮、細腰、長尾、小粗腿……這隻神獸可以說「壯」得一枝獨秀。

從1986年三星堆第一次發掘至今,出土的神獸都是嬌小型的,大約長20至30厘米。

而八號坑這件「大型立人神獸」長度與高度都是1米左右,體型非常龐大,目前僅此一件!

最為特別的是,這間龐大的青銅神獸,頭頂上有犄角,犄角上還站了一個人!

這人身穿長袍,身形較瘦,據莊雲鵬推測,這位「領導」或許正在駕馭或者控製這隻大神獸。

人站於獸頂,在人類的世界觀裏,就是象征征服、控製了這個動物的意思。

想必三星堆人的世界觀應該也是如此。

更特別的是,在神獸胸口一個比較寬的麵上還刻有一棵神樹。

這棵樹是直接鑄造在上麵的,能看出來三星堆人的神樹崇拜,或者已把神樹當作一種神靈的存在。

這是三星堆遺址從未出現過的新器型。

但是,這件出土器物,卻又為三星堆與金沙遺址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關係,提供了證據。

這件出土器,物體現出三星堆的古蜀人與金沙的古蜀人有著共同的信仰和崇拜。

因為金沙遺址的古蜀人,器物上也同樣都有很多神樹,代表了對於大樹的崇拜!

說起來,三星堆與金沙出土器物的樣式和藝術風格真的極為相似。

金沙遺址出土的肩扛象牙紋玉璋,刻畫了兩組頭戴高冠、方耳方頤、身著長袍、肩扛象牙的人像。

該圖案與三星堆「祭山圖」玉邊璋上的圖案類似,清楚地向人們展示了古蜀人用象牙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景。

尤其是人像頭部與三星堆遺址的青銅人頭像極為相似,他們可能是祭師或巫師。

其實現在學術界就有一種說法,認為目前出土的這些祭祀坑,可能不是祭祀坑。

而是埋葬坑。

根據其年代,以及其中有不少器物都是有被毀壞的痕跡,並且同一個器物,還被分成了好幾分放到了不同的祭祀坑裏。

比如那個頂尊蛇身銅人像,就是與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拚對出來的。

這是否說明,也許三星堆人在晚商的時候,遭遇了什麽重大的變故,逼得他們不得不將王都內重要的青銅器,全都埋葬起來,然後帶著主要的百姓,遷徙到了金沙地區,又創造了後來的金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