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合小說
  2. 滿級考古大師
  3. 第七十七章 新媒體宣傳開門紅!
顧屈 作品

第七十七章 新媒體宣傳開門紅!

    

-

請衛思思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飯之後,陳翰的新媒體工作之旅就暫時結束了。

趁著下午還有時間,他立馬就又加入到了孔建文的小組,幫忙進行168號墓的內棺轉移工作。

在聊天間,他也得知了最近兩天工地那邊的情況。

就在他和李教授送文物去荊州文保中心的時候,168號墓這邊也成功將傾倒的外棺給扶正了,並且在現場就進行了開棺。

墓主人的外棺雖然說很高檔,裏外均塗抹了黑漆,但是封閉性一點都不嚴實,槨室內的積水直接都和棺內相通了。

開棺後,內棺看起來倒是封閉的挺嚴實的,套在外棺內,棺上裏裏外外的被纏繞了厚厚的麻布,看起來感覺有效的阻斷了積水的入侵。

這算是一個好訊息吧。

但是放在內外棺中間空隙的陪葬品們,可就慘了。

因為外棺封閉性不嚴的問題,導致這些放在外棺內的陪葬品全都泡在了水中還接觸氧氣。

而外棺內一般放的陪葬品都是墓主人生前穿過的衣服,也就是絲麻製品。

麻織品還好說,相對比較耐儲存一些,在外棺裏頭,現場考古工作者們還清理出了兩件紗冠。

一件僅存殘片了,儲存情況很差,修複起來很困難。

另一件雖然也殘破了,但是儲存情況還算不錯,可以看出冠是長方袋狀,頂部呈現方形,兩側還係有寬約三厘米的扁平紗帶。

但是具體已經分辯不出這是漢代十六種冠帽中的哪一種了,可能要經過後續修複後才能確定。

除此之外,外棺還出土了一些用麻布做的衣、裙、襪,和已經被分解了的麻絮。

與之相比,外棺內的絲織品就很慘了,絕大多數都腐朽無存了,隻有少量的錦、絹、紗的殘片還漂浮在積水中。

絲綢製品本就很難儲存,再泡在水中就更難了。

外棺的棺底,足足有十厘米厚的沉積物,全都是這些被分解了的絲織品。

外棺內的情況,可以說是狠狠的打擊了現場考古工作者們一番。

如此多精美的絲綢製品都冇保留下來,實在是一大損失啊!

萬幸的是,一些麻織品還是儲存了下來。

這對研究西漢初期的服裝風格與製度,複興漢服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不過外棺的慘狀,也讓大家對內棺的情況,不敢報以多大的期待了。

今天早上,在藉助起重機,將外觀看起來儲存還很完好的內棺吊上去之後,孔建文就做出了當晚開棺的決定。

陳翰也加入其中,開始為晚上的開棺忙碌了起來。

......

這邊陳翰忙著配合孔建文開棺的事。

另一邊衛思思也並冇有閒著。

雖然直播已經結束了,但是對於運營來說,圍繞著這場直播的後續宣傳和推廣纔剛剛開始而已。

衛思思花費了兩個小時,從陳翰的直播中,剪出了大概二十五反正的精華視頻,分別上傳到了B站和微博上。

又剪輯了十多個時長隻有一分鍾的短視頻,釋出到了抖音上。

然後,就開始發動鈔能力。

所裏還是挺給力的,批了一筆新媒體運營經費。

數額不多,隻有幾萬塊,並且花的每一筆錢,都必須打報告,留證據,報給財務歸檔。

不過幾萬塊對於衛思思這位專業互聯網推手來說,已經可以起大用了。

她利用自己在前公司學習到的網紅推廣方式,用所謂的“漸進給量”法,開始在B站和抖音平台上花錢買推廣流量。

從一開始的一百塊試水,再到三百,五百,八百,一千。

隨著她不斷的往裏投入資金,“愛考古的陳老師”賬號下的視頻,也進入到了兩家大公司的流量池中,利用大數據演算法,推送給了對曆史和考古有興趣的用戶。

無數正在百無聊賴刷著視頻的B站和抖音用戶的螢幕上,都出現了陳翰的視頻。

【陳老師帶你瞭解震驚華夏的喇家遺址】

【考古≠盜墓!陳老師帶你走進考古!】

【誰纔是盜墓界最有毅力的人?】

【盜墓賊留下的一口井,禍害了幾代人!】

【鑒定一下網絡熱門考古謠言,見棺發財是真的嗎?】

不得不再次強調。

長得帥,在互聯網上想要成為網紅的機率就是要更高一點。

標題足夠吸引人,再加上視頻封麵上的人又長得帥,就是很容易引誘用戶點擊。

網絡上因為一個笑容,一個側顏,幾秒的帥氣視頻,就莫名其妙爆火的人還少了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大家的科普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長得帥,一個長得醜,那長得帥的就相當於是在降維打擊了。

社科院考古所的領導們,在看遍了所內職員的簡曆後,冇有絲毫猶豫就選擇了長得最帥的陳翰!

之所以輕易就決定了要讓陳翰來做這個新媒體科普工作。

一方麵確實有他是“實習生”,出事了好背鍋的原因影響。

除此之外,他的顏值占據了更大比重。

當衛思思為陳翰剪輯的一係列視頻被髮布到B站和抖音上,並且花錢買了一波起勢流量後。

憑藉著顏值,和風趣幽默的視頻內容,以及大眾那本就對神秘的考古工作有極其高的好奇心等等因素。

這一係列的視頻,播放量和評論數迅速的就增長了起來。

“有趣!第一次這麽認真的瞭解考古工作!”

“原來考古和盜墓區別這麽大,我以前一直以為考古就是官方盜墓呢!”

“繼小亮老師之後,又出現了個陳老師啊!”

“我胖虎出去上個廁所,回來要看見陳老師的詳細資料,精準到尺寸的那種,不然捶死在座的各位!”

“所以喇家遺址不但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碗麪,而且還發現了大禹治水的那場洪水?”

“這不比枯燥無味的成果報告會有意思多了,我當時也看了喇家遺址的發掘報告會,結果兩個小時聽得我腦袋痛,還完全冇聽懂重點。”

事實證明,大眾並不是對考古不感興趣,相反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隻是官方的考古工作者們,缺少一個和大眾接地氣的宣傳方法和溝通方法而已。

在互聯網上橫空出世的陳翰,雖然冇有一遭出現就引發全民轟動。

但是他新認證的社交媒體賬號,粉絲數都在迅速穩步的增長著。

知名度和名氣,也在小範圍的發酵著。

對於一個科普類賬號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喜人的效果了。

好的地基已經被成功打下!

接下來,就是要細水長流,鞏固發展,慢慢的擴大粉絲群和影響力。

衛思思對未來,很有信心!

-